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提升机关法治建设水平,助力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审计局围绕上级审计机关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年度审计工作安排,特制定2025年度市审计局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一、法治理念筑基,思想引领固根本
(一)头雁领航,以上率下树牢法治标杆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落实落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做好学法用法、述职述法工作。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中心组学习内容,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全局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结合“八五”普法规划,科学制定年度法律知识培训计划,组织学习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培育公职律师,不断提高全局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责任落实:局领导班子、局机关各科室、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
(二)学习强基,全员覆盖提高法治素能
精心组织法律知识和业务规范培训,以“周二夜学”、业务沙龙等方式重点学习、研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不断巩固法治理念。同时,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开展法律专题授课,推动经常性学法走深走实走心。扎实推进知行青年培育工程,灵活运用集中整训、以审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及审计业务能力,探索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培训体系;着重培养审计复合型人才,积极组织审计干部参加上级业务技能比赛,鼓励年轻干部参加法律、审计、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的培训和考试。(责任落实:办公室、法规科、电子数据审计科)
(三)规范为先,提质见效筑牢法治防线
围绕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结合“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狠抓业务规范,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提请审议、请示报告等制度。开展审计项目时,坚守法治理念,谋实实施方案,恪守审计边界,规范审计取证,聚焦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典型问题查准查深查透。用好审前研判会、审中会商会、审后业务会“三会”模式,落实审计分级质量控制,开展质量检查及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切实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促进审计业务提质增效,筑牢审计防线,服务法治建设。(责任落实:局领导班子、法规科、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
(四)信息公开,阳光透明建立法治公信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实行政务公开,以法治理念助力阳光透明法治政府建设。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提高政务公开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审前公示、审计结果公告等要求,不断增强审计执行力、公信力,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着力改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质量,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理信息需求。同时健全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责任落实:局机关各科室、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
二、依法履职为本,审计监督显担当
(一)依法审计,履职尽责突出执法规范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法治思维、系统思维聚焦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项目、重大举措、重大风险隐患等方面内容,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实施审计。加强数据赋能规范开展穿透式审计,积极创新审计现场管控机制,有效确保审计证据充分适当,认真落实分级质量管控要求,深化成果提炼,持续提升审计高度和厚度。提高审计移送线索层次和质量,做到问题事实清楚、定性依据明确、证据适当充分、责任主体清晰等要求。(责任落实:法规科、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
(二)整改闭环,落实管控深化执法效果
不断加强审计整改全周期、全链条闭环管控,健全完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主动指导被审计单位合理确定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促使被审计单位夯实整改主体责任,压实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严把问题销号关口,坚持责任不落实的坚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的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放过,坚持问题“应改尽改”、机制制度“应完善尽完善”,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审计整改工作,确保审计执法更加权威有效,进而高质量服务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审计整改督查科、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
(三)内审共建,指导交流提升执法温度
依法履行内审指导监督职责,科学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通过与内审单位之间的指导交流提升执法温度。积极开展内审指导走访和政策宣传,其中2025年拟对市水利局等11个单位的内审工作情况进行重点联系指导。同时主动为内部审计人员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开展“跟班培训”挂职学习等活动,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内审干部队伍,拓宽内审人员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渠道。落实上级内审培训、审计大讲堂等报名服务工作,组织内审优秀项目评比、论文案例评选等活动,助力内部审计提质增效。(责任落实:内审指导监督科)
(四)部门联动,同频共振加大执法力度
充分运用好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人大财经监督等多方协作机制,提升现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持续深化纪检监察、巡察、审计之间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及时将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要线索按照程序相互移交、共享,增强监督实效,做到巡审两项监督力量集成、密切协作、同频共振,有效发挥叠加效应。特别在巡审同步、先巡后审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巡察成果,对巡察发现的属于审计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做到深挖细查,切实织密审计执法防护网。(责任落实:法规科、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
三、法治宣传增效,普法责任落实处
(一)对内提能,有效发力释放普法动能
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普法工作,一方面灵活运用审计项目后评估、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审计项目质量自查等学习交流方式,同时积极组织参与上级审计机关应知应会竞赛、集中整训等活动,加强审计人员对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确保依法行政;另一方面,着重培养审计人员的法治素养,通过转播司法部门的培训视频、邀请法律专家授课等方式,培养审计人员的法治思维,推动审计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责任落实:法规科)
(二)精准滴灌,靶向输送深化普法优势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审计执法全过程中,立足审计监督阵地,充分利用审计进点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整改检查、审计结果反馈会等业务环节,向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宣传审计、财经等方面法律法规;此外,结合审计发现的问题释法析理,通过集中宣讲的方式向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相关领导、主要工作人员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促进其对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执行,强化遵纪守法意识,提升精准普法成效。(责任落实:法规科、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
(三)立体传播,全媒矩阵拓宽普法半径
依托现有普法渠道,聚合新型宣传手段,借力新媒体新技术积极搭建普法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朋友圈、报刊杂志专栏、公告栏、青年讲师宣讲等宣传媒介,及时发布审计结果公告,主动宣传财经方面法律法规,推介审计工作等,不断拓宽覆盖半径,立体传播普法之声。(落实科室:办公室、法规科、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