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41969155XE/2025-190980
市民政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民政、扶贫、救灾/其他
2025-07-10
2025-07-10
面向社会
胡利明代表:
您在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大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提高村级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第299号建议)已收悉,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居家养老是我市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早在2013年,我市就起开始启动居家养老服务相关工作。我们积极贯彻上级统一部署,紧扣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聚焦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社区居家基础设施改善,加大政策倾斜,切实为全市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专业的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9家,建有白沙路街道、观海卫镇、胜山镇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家,已实现全市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具体工作举措如下:
一、加大力度提升养老专业人才培育
全市共有养老护理员培训机构3家,2020年开始,慈溪职高开设护理实验班,2023年又开设五年制护理专业,慈溪技师学校也将于2025年招生康复保健专业,为养老护理人才培育打下基础。2021年以来,民政会同人社开展了养老护理员培育“百千万”行动,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高级以上职称护理员302名、初中级职称护理员1419名、家庭照护者5693名,每万名老人持证护理员人数达53.9人。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在养老机构入职呈增加趋势,当前共有65名,其中有护理学、医学、康复保健等专业基础的占1/3,目前从事行政管理的40人、医护人员11人、护理员14人。
同步加大养老护理培训、持证考试和技能竞赛等相关事项的宣传力度,出台《关于印发<慈溪市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办法>的通知》(慈民〔2024〕96号),落实岗位奖补和津贴,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2024年全年市财政在养老专业人才奖补和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上的支出达403.45万元。
二、整合资源打造全覆盖服务网络
实施“一老一小”朝夕共守惠民工程、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城乡平均每百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坚持“机构跟着老人走”原则,按照各镇(街道)老年人口分布、老年人本人及家庭收入状况、养老服务需求、村(社区)公共资源等情况,科学布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形成全市“城市社区10分钟、农村社区15分钟”的服务半径覆盖圈,实现“服务就在家门口”。目前,全市328个村(社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机构59家、服务站点260个,其中5A级3家、3A级35家,17个镇(街道)均建有一家区域性服务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出台《慈溪市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和慈溪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慈溪市居家养老服务补助项目指导性目录》、《关于全面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累计全市已建有标准化老年食堂59家、共享餐厅及助餐点79个,全市4.08万名老年人常年得到助餐、助浴、理发等基本生活照料服务。贯彻落实《慈溪市养老服务“爱心卡”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健全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以社会保障卡三代卡为载体设立养老服务专户,利用社保卡的身份凭证、积分结算、待遇发放等功能,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六助”服务,并落实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电子积分标准,市财政资金支持的“爱心卡”积分按一元一分的兑换标准,按月发放至老年人本人的“爱心卡”,服务机构通过刷卡内电子积分结算当月服务补贴。
二、深入细化医康养融合发展模式
鼓励、指导10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目前有3家养老机构内设有医疗机构、1家养老机构内建有综合性医院,推行“医疗卫生+养老”模式,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康复训练等服务;养老机构与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2024年为全市“康养驿站”557名老年人开展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老年用药规范化管理,慢病的管理率、控制率均为100%。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巡诊等服务18771人次,开展中医康复、推拿、中医辨识、测骨密度、接种流感疫苗、失智失能上门评估等特色服务,依托医联体开通绿色通道,住院4人次。形成“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的服务网络。切实推进康养联合体建设,累计已建成康养联合体17家,康复护理、居家护理等服务延伸至部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下步我们将逐步推广至其他条件成熟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推动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提高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目前已累计建成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691张,养老机构内康复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8%,每万名老年人拥有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达22张。
开展各类老年健康相关项目。一是老年健康服务重点项目。2024年,为91435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年2次医养结合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保健咨询、营养改善等6个方面健康管理服务,优先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出诊、家庭病床和巡诊服务等。2024年,为26551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评估,即完成老年人口腔健康、营养状况、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等早期筛查干预措施,此外,还开展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眼底病早筛早诊早治,降低老年人致盲率。二是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2024年,在周巷镇万安庄村为老年心理关爱项目点,为505名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评估,邀请专家对村内的老年人开展了以失智症防治知识、老年人睡眠问题探究及改善方法科普、老年人常见心理障碍知识为主题的3场健康讲座。为促进疾病的早预防、早识别、早诊治,邀请专业心理干预医生,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干预,活动共开展6次团体心理辅导,对4位高危老年人进行了3次一对一个体干预,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三是开展老年失智症筛查行动。2024年,为12655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失能失智评估筛查服务。结合筛查结果,提醒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的老年人尽早做进一步的诊断或治疗,做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开展老年人失能预防和干预活动,将预防的关口前移,预防失能失智的发生,延缓失能失智到来的时间,将相关工作做在前端进而做到主动预防。
下阶段,我们将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和建议内容,重点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能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养老护理“百千万”专项培训,引领形成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稳步提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深化社区医养康养服务,拓展“养老+医疗”等服务,完善“医中增养”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行动不便的高龄、失能等居家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开展上门服务;完善养老服务模式,推行养老服务设施一体化运行机制,引入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一体化运行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集成优化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配置升级,在全托、助餐服务基础上,提供因地制宜的个性化服务,推动形成错落有致、运转有序、支撑有力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推动建立覆盖更广、服务更好、品质更高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慈溪市民政局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