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41969155XE/2025-190984
市民政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民政、扶贫、救灾/其他
2025-07-10
2025-07-10
面向社会
赵聪才代表:
您在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心智障碍老人照护服务的建议》(第322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截至2024年年底,慈溪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69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3.28%,已正式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认知障碍患病率亦逐年攀升,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认知障碍患病率约为5.8%。据此推算,全市认知障碍患病人数超1.8万人。这不仅给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还给家庭伦理、社会文化带来巨大压力,已经成为困扰家庭和社会的公共问题。如何更好地让认知障碍老人获得专业的照护帮助,以及家庭照护者获得及时的指导支持,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所有老年人享受幸福美满晚年”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以优先保障老年人幸福颐养为总目标,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高度重视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问题,形成了相关课题研究,其中《加快完善慈溪市老年认知障碍全周期照护服务体系研究》获得三等奖。
(一)认知障碍防治服务项目纵深实施。2021年起慈溪市开展全市认知障碍老人关爱项目和宁波市级老年认知障碍防治服务项目慈溪试点工作。依托市银龄心理关爱中心、市第七人民医院和宁波市康宁医院等专业优势资源,通过开展科普宣教、早期筛查、早期非药物干预和引导筛查结果异常人员进行确诊等措施,以点带面、层层递进,逐步形成认知障碍防治服务闭环。四年来,覆盖至17个镇(街道),累计筛查56443人,约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5,异常率约为11.22%。
(二)认知障碍照护保障体系积极构建。残联、卫健、医保、民政等形成多部门政策服务联动。市残联专业化推进心智障碍残疾老人集中托养服务。2013年8月开展智力残疾人集中托养,涵盖老年对象,家庭困难的入托残疾人有政府兜底保障,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兰公馆运营管理。2024年启动精神残疾人康复托养工作,委托市七院开展服务,同样涵盖老年对象。卫健开展老年学科及康复服务。全市5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及1家二级专科医院(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设有老年科。市第七人民医院还设有老年专科病房,提供门诊、住院、早筛、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并针对失能失智老人推出“1对1”(约250/天)、“1对3”(免费)、“1对多”(免费)的照护模式。医保方面,自2023年1月起,我市已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只要参加宁波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或因老年失能,通过评估认定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的参保人员,由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基本护理服务,包括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民政则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及床位建设,通过个性化专区打造、多元化场景设置等,为老人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截至2024年底,共建床691张,每万名老人拥有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达22.4张。
(三)认知障碍照护技能培训逐步深入。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链接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宁波市民康医院等专业资源,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专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教学+情境体验+以赛促学”等形式,着重更新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理念,致力提升相关从业人员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技能。并针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六类人员”开展家庭照护者培训。2022年以来,累计培训家庭照护者5693名。
(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稳步推进。围绕“建立一个干预中心,提升一组友好设施,引入一批社会组织,培育一支专业力量”的主要任务,聚力推进浙江省首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试点社区——白沙路街道隆兴村的试点工作。开展“心心相融,忆路同行@未来”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月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使用MMSET和ADL以及OCTA,对全村老人流行病学调查以根据评估情况分层分类进行干预。积极动员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等群体加入认知障碍“好朋友”队伍,积极发展企事业单位、商业服务机构成为认知障碍友好单位。发挥区域内安之笑认知障碍干预中心作用,开展九大健智锻炼、音乐疗法、园艺疗法、芳香疗法等多种特色非药物干预,探索多元照护模式,争取为认知障碍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强化健康科普教育。利用新媒体等多元化手段,加强脑健康和认知障碍防治的教育普及,提升民众认知。同时,播种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会理念,倡导理解、尊重、关爱、支持、包容的良好社会氛围。此外,做好老年群体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力争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二是优化照护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做好符合条件心智障碍残疾老人的调查摸底工作,确保应知尽知、应托尽托。积极推进重度精神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争取更好地为老年精神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内认知照护专区及床位的建设改造,提升专区床位使用率。加大对社区医生、养老护理员、社工、志愿者、家庭照护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社区、高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企业积极合作,探索“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我市认知照护软实力提升。
三是积极整合部门资源,完善认知照护体系。发挥老龄和养老协同作用,深化医养结合,积极整合卫健局、医保局、民政局、残联和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资源,推动“医康养护”一体化模式建设,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体系,构建相对成熟的认知照护全周期服务体系。并深化科技赋能创新,探索开展认知数字疗法以及人工智能在失能照护领域应用。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慈溪市民政局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