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342755727/2025-191147
市文广旅体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
2025-07-15
2025-07-15
面向社会
胡大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岗墩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局高度赞同您提出的观点,经研究,现就有关情况和意见答复如下:
一、规划引领,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围绕“翠屏山中央公园”整体开发思路,完成“十五五”慈溪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路对策研究,将景区、民宿、乡村旅游休闲基地等串珠成链,力促交通集团、文旅集团及其他社会资金和力量投入到高质量全域旅游创建。2024年整理排摸梳理了一批可以用于文旅资源开发的土地、林地、水域资源存量库,鸣鹤古镇环白洋湖游步道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南部沿山线旅游道路拓展提升等重大项目做好开工准备,热电厂改造、峙山公园景区整体提升工程等一批招商项目进入深化阶段。同时聚焦南部沿山区域20个行政村,打造一批乡村建设成果的“千万工程”示范村,累计实施宜居村60个、特色村13个、乡村振兴典范村10个、梳理式改造项目8个,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3条,去年打造景区示范村2个,金3A村1个;同时岗墩村作为匡堰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所涉村,经过培育建设,已荣获省级特色精品村、宁波市示范村、宁波市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和美乡村等荣誉,翠屏共富(含岗墩村段)带荣获省级风景线、宁波市示范带等荣誉;全市共接待全域游客2542.8万人次,同比增长21.3%,增速排名全市第1、全省第6;过夜游客1075.6万人次,同比增长22.2%,增速排名全市第2、全省第22。
二、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探索“微度假”旅游新模式,努力探路乡村农文旅运营“破局”。2024年启动“乡村共富路、欢喜游慈溪”乡村旅游季,开展龙山泥螺丰收季、乐活匡堰乡村旅游季、宋韵桃花源等乡村活动10余场;推出了“景区(景点)+新业态+消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40余场,吸引游客50余万;在“文旅+”等跨界融合上先行先试,打造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镇级多彩农业美丽田园、主体特色园区等平台,形成了附海溪上稻乡、现代农业开发区新慈湖花海、楝树下花海等网红打卡地;开展柴烧龙窑节、杨梅采摘节、蜜梨节、葡萄节、西瓜节等活动;深耕“热力慈溪 纵享周末”独创文旅名牌,联合镇街开展乡村文旅IP活动20余场。
三、聚焦品牌提升,特色文旅产品输出成效显著。抓好优势品牌输出,擦亮“杨梅IP”,做强“慈溪母品牌+属地子品牌”,打造“原来梅有”等杨梅衍生品品牌,强化慈溪杨梅品牌推介。深化杨梅“共富工坊”联盟建设,延长覆盖采摘、销售、储藏、加工全环节资源共享互补的现代化产业链。依托900吨级杨梅储存冷链设施及专利保鲜包延长杨梅销售周期, 发展杨梅酥、杨梅咖啡、杨梅雪媚娘等深加工旅游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杨梅“就地转化”。与市域内高校共建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匡堰镇-宁大科院生命学院“首批杨梅试验林耕种”校地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2024年杨梅销售额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戚家山庄”获“2024浙江好杨梅”金奖。助力岗墩高山春茶产销两旺,采收面积超800亩,产值达720余万元。
下一步,结合委员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文旅融合发展资金支撑,提供政策扶持。持续优化《关于推动全域旅游产业提质富民的若干政策》、《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转型提质的若干政策》,激发政策引导和杠杆作用,用好用足上级各项资金,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今年岗墩村已被列入了农业重点建设村名单,最高可获得800万元的市级财政补助。经过新一轮培育建设,将进一步助力岗墩农文旅高质量发展。同时,岗墩村已收储农房50余幢,文旅集团正在商议和酝酿中,可能将租赁村或村民自有房产作为整体进行打造。
二、立足岗墩村优质自然资源禀赋,重点提升徒步、骑行等传统线路,打造立体化运动场景,同步开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特色旅游模式。以南部片区组团发展为契机,会同匡堰镇协力打造亲子度假、生态康养的高品质“微度假”产品。深度挖掘越窑青瓷文化、高山茶文化、匡堰特色农家菜系、富硒杨梅品牌等衍生优势,依托杨梅节、茶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培育沉浸式演艺、技术赋能体验等消费场景,以文旅融合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推动从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慈溪样本”。
三、强化联村联建,精品线路大联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破解农文旅资源分离,以文脉、山脉、水脉、古道、交通干线等为经络,串点成线,推动沿线核心资源更整合、更联动,实现慈溪城市核心品牌输出。一是打造山水文韵、青瓷领航南部翠屏慈韵带。围绕“千年福地、秘色慈溪”文化标识建设,整合翠屏山北麓沿线文旅资源,发展“青瓷+”“非遗+”“杨梅+”“国药+”文旅产业链,持续深化“翠屏秘色——‘文创富村’产业示范线”,建设青瓷文化特色商业街或购物中心,汇聚各类青瓷文化创意产品;二是实施“国企联村促共富”等行动,探索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党建联建,深化“村企结对”、“村村结对”,推动多村合作、资源整合、品牌共享,依托农村闲置资源,做好产村融合文章,穿点成线,将多种业态融合起来,切实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人、品得到乡愁。让融合增效,让文化赋能,切实提升农业附加值。
最后,我们对胡大良委员关心和支持文旅事业表示诚挚的谢意。
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