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10C/2025-191227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布日期:

2025-07-17

成文日期:

2025-07-17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17 10:05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韩鑫豪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引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拓宽教育人才引进培养渠道。为精准回应您关于加强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主要指省级以上名师、特级教师、有全国影响力的专家等)引进的建议,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将着力构建“精准引进、精心服务、作用发挥”的全链条工作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更精准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1.完善顶层设计。在新一轮“1+X”人才政策体系框架下,优化《慈溪市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明确引进对象标准(如省级以上荣誉、突出成果等)。

2.强化专属保障。对引进的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如给予新引进3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的青年人才每人每年1万元租房补贴、最长发放3年;对新引进35周岁以下的硕士毕业生、40周岁以下的博士毕业生,分别给予最高8万元、10万元生活补助;基础人才在宁波大市购房家庭唯一住房的,给予购房总额2%、最高8万元的购房补贴等。

二、打造更精细的人才服务发展生态

1.升级服务体系。深化“最懂人才心思”服务品牌,落实“服务专员”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入园)全程代办、配偶就业协调协助、定点医疗绿色通道、安居保障优先等“一对一”服务。

2.优化服务体验。全链升级“线上+线下”服务,推动人才码(或服务平台)集成政策兑现、服务申请等功能,实现高频事项“一码通办”“不见面办理”。建立人才诉求快速响应和督办机制。

三、搭建更广阔的人才作用发挥平台

1.赋权赋能引领发展。支持高层次人才领衔名师工作室、主持重大教科研项目、负责特色学科建设或学校管理改革,赋予其必要的人财物支配权。

2.推动特色优质发展。鼓励高层次人才基于学校实际,在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创新,打造特色。建立学校特色发展评估认定机制,对成效显著者给予差异化资源支持。

3.强化区域辐射带动。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区域共享机制,通过结对帮扶、名师巡讲等方式,将其优质资源和经验辐射至薄弱校,促进全域教育质量提升。

慈溪市教育局

2025年6月23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人力社保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大白沙路街道工委。

联 系 人:张栖

联系电话:6391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