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5-191241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科技、教育/教育
2025-07-17
2025-07-17
面向社会
罗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们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民生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市教育局始终将守护学生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秉持“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创新构建“育、防、疏、治”四维工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全面统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我市强化师资建设,夯实心育软实力,持续完善以“名师为引领、专职为骨干、兼职为支撑、班主任为主导、任课教师参与”的全员心育体系。近年来,我市教育局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招聘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教师,不断壮大专职心理教师队伍规模,稳步推进专职心理教师全覆盖工作。对于专兼职心理教师,分学段、按区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教研活动,全面提升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力,着力打造一支专业过硬、业务精湛的核心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心理教育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针对全体教师,实施“全员持证上岗”计划,要求各校心理健康教育C证持证率达100%,逐步提升B证持证率,将B证培训名额精确分配到各校,确保各校心育资源均衡发展。印发《慈溪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实操工作30问》等10余项专业性心育指南和手册,帮助专兼职心理教师解决工作实际中的常见问题,提升实干能力。
创新课程体系,增强心育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预防性心育的主渠道,聚焦学生发展性需求,以常态化课表课程为基础,系统开展成长主题教育。各校在开足开齐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同时,因地制宜创新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理念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求全体专兼职教师,参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教材等,结合各校实际情况,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多元开发主题班会、心理拓展、选修课程、社团活动等特色载体;推进“全学科心育渗透”,通过“以德育心、以智启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的跨学科融合模式,实现心理教育与知识传授有机统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市教研室牵头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各校按要求开放心理辅导室和心理热线;建立“市级研训—校级实践”联动机制,定期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案例督导、技能培训和跨校教研活动,持续提升教师心理咨询能力。为保障阵地效能充分发挥,我市组建专项督查组,对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实行常态化督导,确保心育工作规范、专业、高效运行。
二、突出家庭主体功能
我市着力于全方位为家长提供优质家庭教育咨询渠道、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铺开。市教育局依托“慈有优教,育见未来”家庭教育大讲堂,在“慈溪教育发布”官微开设“智慧父母,让爱‘育’见未来”专栏;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每月推出“我与孩子共成长”家长沙龙、一月一期发布《送给家长们的24 堂暖心微课》,系统普及亲子沟通、心理问题识别等知识。搭建“溪上家长说”家庭教育专栏平台,以“身边榜样引领成长”为核心理念,构建家校共育新平台,邀请优秀家长现身说法,将家庭教育中的成功案例、实用技巧转化为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经验。我市还开通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热线,搭建起“一对一”精准服务桥梁。从解答育儿困惑到化解家庭矛盾,从普及教育知识到助力心灵成长,切实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构建幸福和谐慈溪。
各校以家长学校、家长课堂为重要载体,织密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网络。聚焦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知识盲区,系统讲解心理健康常识,传授亲子沟通的有效技巧,指导家长以科学方法化解亲子矛盾,着力提升家长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敏锐识别能力,帮助家长从“旁观者”转变为孩子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建立“全员普访+重点专访”机制,每学年完成全员家访的基础上,针对五类心理高危学生家庭开展专项家访,明确家长知情、承担就医、确保安全等责任,强化家庭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三、加强社会支持作用
我市以构建“政府统筹引领、部门联动发力、社会多元参与、家庭主动作为”的协同育人新格局为指引,聚焦“慈家有方”家庭教育品牌塑造,我市全方位推进家庭教育生态建设。深度挖掘社会资源,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服务阵地,确保家庭教育服务精准对接家庭需求,推动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科学育人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着力构建“家庭基础、学校主导、社会协同”的立体化心育网络,形成多方联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创新医教结合形式:在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设立精神病专科医院“分诊点”,创新构建“专家工作室”合作模式,开通绿色诊疗通道,打通预约和医保系统,每周4次邀请专家坐诊。加强社区联动:依托慈溪市社区教育服务网络及各校家长学校,积极探索构建覆盖城乡的市、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多跨协同打造推门可见的家庭教育志愿者“15分钟服务圈”;组织心理骨干教师、家庭教育讲师团深入社区,面向广大家长开设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推进部门协作:市与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卫生健康局等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联合教育模式;市教育局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妇女联合会联合设立花季关护家庭教育指导站,开展家庭教育讲师团百场巡讲活动,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点,精准剖析家长教育需求,创新打造“点单式”服务模式,为学校提供“点单式”讲课服务,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为广大家长传授科学教育理念与方法,搭建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的坚实桥梁;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以教育、公安、检察、法院、民政、妇联、卫健、团委、关工委等各部门骨干组成暖心服务团队,为全市有困扰的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提供公益心理服务;成立慈溪市儿童观察团,聘任各领域专家为慈溪市儿童友好工作指导员,从儿童视角推进家庭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突出重点、主动作为,继续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
再次感谢您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您能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指导。
慈溪市教育局
2025年6月25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局、团市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妇联,市人大古塘街道工委。
联 系 人:黄晓燕
联系电话:1356660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