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10C/2025-191246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布日期:

2025-07-17

成文日期:

2025-07-17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5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17 10:43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厉校跃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自从居住证制度改革以来,我市义务段学校学位呈现紧张局面,针对以上情况,在2022年出台的《慈溪市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在编制时遵循:适度超前,按需实施;城市聚能,片区集聚;公益先行,均好布局;多元统筹,强调复合;标准衔接,引领各级生活圈布局等五大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全市人口发展趋势等因素,明确我市近远期教育发展规划方向为:以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北部科教中心与教育现代化强市为目标,分级分类布局教育设施,形成了“三级三类”规划体系,结合各镇(街道)现状办学规模和近远期需求,综合安排保留、新建、迁建、改扩建等提升完善学校布局。规划(2021-2035年)中将新建小学 15 所,新建初中 7 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 20 所,其他结合扩建、迁建等方式,满足预测需求,至 2035 年共形成 小学 80 所、初中 34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33 所。届时我市教育资源硬件设施配置将进一步提升。

二、关于校舍老旧、扩建、新建问题,在全市范围乃至全国范围都存在,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我市为例,经初步调查,我市共1556幢教学楼,2000年前建造的有577幢,其中70年代建造的4 幢,共计 7130.96平方米; 80年代建造的35幢,共计面积 23769.99平方米。由于建成时间较早,特别是70、80年代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土地征用、建设规划、建设手续等不规范原因,无法进行产权确认,同时按照现行规范,以致无法通过拆除该类建筑进行重建、扩建在原地来改善办学条件,若通过易地迁建也受服务半径、百姓民声、政府财力等限制。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保证安全使用和提升。

1.加强校舍及其建筑物日常管理。2015年7月市教育局会同市发改局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慈溪市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慈教〔2015〕19号),建立健全符合地方实际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实现中小学校校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2022年始,市政府又安排校舍安全动态检查专项资金,通过招标,委托有资质的房屋检测专业机构对全市各级学校校舍进行分类,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一年一次、乙类一年两次、丙类一年六次的常态化管理。

2.确保市镇两级政府校舍改造足额来提升改善办学条件。根据上级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要求,属地政府必须保证下辖学校有足额的校舍维修经费用于校舍改造、提升和消除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并把资金投入多少作为上一级政府对其考核的一个指标。如:2021年-2024年,市财政共计安排超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市属老旧校舍改造。2025年已安排预算2000万元,用于市属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各镇(街道)在财政资金较为吃紧情况下,2025年共安排2500余万用于中小学校舍及设施大维修改造。为满足属地入学需求,投资2亿多元的龙山镇伏龙书院、投资5000多万周巷第四学校扩建工程将于今秋投用。

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按照现有的办学市镇两级办学体制,我们会督促各镇(街道)加强对学龄儿童数量的变化的监测和预测及其的地域分布情况,适时调整各学校的招生范围和招生规模,确保学生能够就近入学,做好校际间学位供需平衡,同时要实施区域内教师交流流动。

慈溪市教育局

2025年6月25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局、市委编办、市人力社保局,掌起镇人大主席团。

联 系 人:朱建达

联系电话:63919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