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777114Y/2025-190661
市人力社保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其他
2025-07-03
2025-07-03
面向社会
陈兴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维护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我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与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进行商议,现将承办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慈溪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治理欠薪工作的安排部署,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主线,聚焦制度健全完善、服务提质增效、打击持续提升,构建治理欠薪“全链式”监管模式,进一步推动全市工程建设领域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我市工程建设领域国省市平台线索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2.08%,为4600余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7000余万元。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整治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推动监管体系更完备。一是建章立制保长效。充分发挥防欠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压紧靠实各镇(街道)属地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部署会,围绕工程建设领域根治欠薪制度落实等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研判,调度推进重点工作。制发工资保证金实施细则、专户资金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领域劳动关系协调专家库实施细则等,明确制度适用范围、办理流程、文书格式及部门职责等,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打牢根治欠薪工作基础。二是制度创新助监管。创新实施劳动关系协调专家库制度,在全市建筑企业劳资专管员中聘用一批优秀的劳动关系协调员,组建慈溪市劳动关系协调专家库。充分借助建设、水利、交通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力量,通过项目自查、交叉检查、定期交流等形式,对全市工程项目“六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进一步加强建设领域劳动纠纷协调处置,将欠薪隐患化解在基层第一道防线。制度落实以来,充实专家库成员20名,共开展交叉检查189次,指导项目319个,化解劳资纠纷1200余件。三是综合整治提实效。联合住建、水利、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六项制度”落实、欠薪隐患大排查、规范建筑行业市场行为等专项整治行动,就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资金拨付、实名制监管、劳资纠纷风险等问题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督促在建工程项目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实现按月足额支付。同时,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召开全市工程建设领域治理欠薪工作培训会,对行业协会、在建项目施工企业项目部负责人、劳资专管员等200余人进行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共指导检查在建项目226个,责令整改69个。
(二)以“分散零碎”向“集中有序”转变,推动普法维权更便捷。一是构建“安薪在慈”维权阵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薪在慈”维权码进工地、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宣传工作,农民工通过扫“安薪在慈”维权码提交欠薪线索,平台后台进行线索收集、处理、分析,实现欠薪情况直达属地、欠薪数据实时生成、欠薪处置效率提升。同时,每个项目要求配备劳资专管员,管理本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时协调工资及工程款纠纷,指导农民工合法维权,保证劳资纠纷不出工地。今年以来,我市“安薪在慈”维权已累计吸附处置欠薪线索件1296件,涉及农民工3570人,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二是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设置劳动法规咨询、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窗口,并积极联动司法部门,在社治中心派驻法律援助律师,构建及咨询、投诉、调解、仲裁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及时受理农民工咨询件及投诉件,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律师服务,引导农民工通过司法途径方式解决因工程纠纷产生的欠薪问题。定期精准向全市在建工地农民工发送维权服务短信,短信内容涉及法律援助、工资支付、工伤维权等多方面。今年以来,现场已受理工程领域咨询投诉243件,发送服务短信25000余人次。三是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联合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发放法律法规及维权指南、劳资监管员定期宣讲、开展培训观摩会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今年一季度,开展在建项目“开工第一课”暨“四实”管理工作宣讲专题活动,向全市房产类在建项目开展集中培训,督促各企业和项目部加强民工工资“六项制度”管理,向农民工代表宣传法规及维权途径,引导农民工理性维权。
(三)以“多头分治”向“协同发力”转变,推动综合治理更有效。一是加强建设领域欠薪处置力度。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指导与处置相结合,加强对企业(项目)的协同监管,对未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六项制度”的项目工地,联合行业主管部门下发警示函,要求限期纠正违法行为,并实地指导项目有效落实“六项制度”。对逾期未改正、多次违法的项目,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行政处罚。今年以来,共作出行政处罚12件。二是联合惩戒倒逼规范用工。加强对欠薪企业联合惩戒,对工程建设领域有行政处罚的企业,下达处罚决定后仍不改正的,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信用扣分,在招投标、融资等方面予以限制。今年以来,纳入失信黑名单企业(项目)3家,行业主管部门信用扣分15起。三是严厉打击恶意讨薪行为。针对近年来部分包工头以讨要工资为由组织农民工讨要工程款,采取跳楼、爬吊塔、冲击施工现场等方式,妨碍正常施工、影响办公秩序的恶意讨薪行为,建立公安、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打击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劳动者权益。公安机关视情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追究恶意讨薪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对参与恶意讨薪人员,通报给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直接参与恶意讨薪的人员列入信用“黑名单”,向在建项目进行通报。机制建立以来,公安共进行治安行政处罚13起,行业主管部门列入黑名单52人。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数字赋能,持续优化欠薪线索反映途径。坚持技术创新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实现欠薪线索件“控增量、减存量、提质量”。创新优化“安薪在慈”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推行“一企一码”数字档案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动态数据库,并通过大数据比对智能筛除重复无效线索,自动生成企业信用风险画像,为分级分类监管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设置案件双向延伸模块,劳动者端集成扫码投诉、进度查询等功能,企业端开发合规模块,定向推送风险预警、政策解读及整改指南,及时上传线索相关证据材料,提升企业自查自纠效率。
(二)智感监管,全力推进“四实”制度落到实处。推广“电子手环+电子围栏”智慧化考勤设备,通过生物识别和定位技术精准核验农民工身份与考勤数据,并将数据直接作为工资结算依据,实现农民工进场“秒级认证”,有效减少劳资纠纷争议。结合开工第一课开展“四实管理进工地”专项培训,针对企业负责人、劳资专员分批次轮训。严抓执法督导,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四实”专项检查,对未落实实名制管理的企业实施“红黄牌”警示,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优化部门协同,搭建“人社+公安+银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欠薪线索“30分钟响应、24小时联动处置”。
(三)专才专用,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劳动关系协调专家库建设。建立健全工作绩效管理制度,对防范化解劳动纠纷和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库成员给予相应经费支持进一步提高参与劳动纠纷调处以及业务指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构建“规范化”管理模式。建立以专家库成员为核心的建设项目常态化监管体系,实施专家每周巡查、劳资专管员定期自查、执法人员不定期督查的常态化监管模式,对全市工程项目“六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导,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
(四)协同治理,加大对违法企业联合惩戒力度。持续加大对恶意欠薪、恶意讨薪主体和相关人员的处置力度,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欠薪逃匿、恶意讨薪的行为,人社、住建、水利、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处置、依法严厉打击。用好用足行政、刑事、信用等惩戒手段,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对欠薪特别是恶意欠薪行为从严惩处,对违法讨薪行为也一并依法严肃惩治。
慈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