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777114Y/2025-190673

发布机构:

市人力社保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25-07-03

成文日期:

2025-07-03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03 10:26 信息来源:局办公室

车建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的建议》已收悉,经与市法院、市司法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新市民服务中心、市总工会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对城市基层治理和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着力破解难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健全制度体系,筑牢权益保障基础

(一)拓宽社保覆盖范围。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通过新业态平台企业统一走访对接,推进新业态人员、新业态平台企业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目前,已有17家新业态劳动用工企业办理新业态人员的参保登记。贯彻落实《浙江省用人单位招用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推动用人单位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此外,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织密法律援助网络。根据新业态从业者工作地点分散、维权意识薄弱等特点,在城区部分骑手驿站、“甬爱e家”、“青年之家”等阵地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暖心服务。同时,综合集成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全域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闭环、市镇村一体化服务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让新业态劳动者享受到触手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

(三)完善法治宣传机制。持续开展新业态劳动者公益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培训,主动送法进企业、进驿站、进园区,不断提高新业态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推进“线上+线下”联动普法,深入开展现场普法和形式多样的线上普法活动,不断提高普法宣传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聚焦加强联动,推动将涉工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联合发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调解、职工法律援助等典型案例,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四)健全职业发展保障体系。实施快递从业人员、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全市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维修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比赛,积极做好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供多元化培训服务,开展电商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培训,重点发动新业态从业者参加。

二、推进工会组建,提升服务覆盖效能

(一)坚持分类入会,夯实服务组织基础。成立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和市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实现全市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业态人员的全覆盖;引导外卖、保安、快递等头部企业单独建立工会并完善职工之家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大物业行业、家政行业、汽车维修行业等联合工会的扶持和运转。同时,建立兜底制度,各镇(街道)均建立各地新业态联合工会组织,就近就地兜底吸纳小区物业、沿街商铺就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入会。目前全市累计建立新业态工会组织84家,吸纳工会会员6.73万人。

(二)坚持需求为先,打造服务阵地优势。打造“累了么”骑手驿站,配备饮水、充电、看书、休息等服务设施,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各地“累了么”骑手驿站建设运营,目前全市已建成“累了么”骑手驿站独立站点13个、联合站点10个。依托全市“甬爱E家”活动阵地,启动“驿站点亮”行动,开展“暖心驿站”活动,同时推广应用宁波版小哥码“甬爱码”,覆盖全市小区350个以上,整合推广“暖心驿站”190个以上,专送骑手“以换代充”超90%。坚持“先服务后入会”为理念,以驿站为阵地,每月组织开展新业态劳动者关心关爱活动,提供便民服务、开展集体庆生、劳模走进新业态、工会悦读节、共庆传统节日等活动,不断吸引凝聚新业态职工。做优驿站暖“新”服务工字品牌,成功感召1200余名骑手主动成为工会志愿者,组建“骑手服务+”工作群,结合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走街串巷、灵活便捷的职业属性,推出助老助残等各类公益活动,实现工会与新业态群体爱的双向奔赴。

(三)坚持创新探索,建立服务长效机制。以宁波市总工会首批工会片区化服务在我市试点为契机,选取“一镇一街一村”3个试点区域,整合优化片区资源优势,下沉工作力量,建立履职清单和工作流程,创新打造“hui家”品牌,积极发挥五星级、四星级活力基层工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强新就业群体“15分钟服务圈”,并用足用好财政和工会资金,支持新业态工会组织建设及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素质技能提升、互助保障、法律援助等工作。2024年,发动工会干部及工会工作者走访企业、社会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793家次、发现问题254个、上报事件208件。该项工作在宁波市总工会片区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交流。

(四)坚持一体推进,提升服务整体水平。准确把握当前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接长工作手臂,以市政府联系领导和市总工会主席任双组长,联合12个市级部门,重磅推出“慈”有爱“新”专项行动和“守护新力量·暖心共前行”新业态服务月活动,升级打造新业态劳动者服务中心,探索推进骑点公益工坊、爱新餐、骑手和谐社区等创新项目建设,聚力搭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共富共成长平台。举办慈溪市“守护新力量 暖心共前行”新业态服务月启动暨“暖新”系列公益项目发布仪式,通过多方努力,共同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

三、强化协同监管,构建长效治理格局

(一)完善监督治理机制。保障快递员合理劳动报酬,督促企业执行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建立末端派费直达机制,保持合理末端派费水平,保证末端投递基本支出,保障快递小哥基本劳动所得。同时,依托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等,检查新业态企业与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今年以来,共引导16家新业态企业合规签订劳动合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今年以来,帮助18家企业规范内部劳动用工管理。

(二)引导平台落实责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要求各电商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督促平台企业落实权益保障等方面统一管理责任,指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恶意投诉的甄别处置,遏制“以罚代管”,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在投诉纠纷中的话语权。

(三)建立纠纷调解机制。推进劳动争议一体化解工作,坚持“调解优先、调解为重”的工作理念,提供“一窗受理、集中分流、分类处理、一揽子调处”的高质量、高效率调处服务。推动“规范化”基层化解,进一步发挥基层工会预防调处职能,支持工会开展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工作,推动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完善内部协商调解机制,积极引导企业、职工优先选择协商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同时,通过审查标准统一、证据规则创新等措施,切实推动“隐蔽劳动关系显性化”,谨慎区分劳动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从用工管理事实出发判断劳资关系的实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驾护航。

下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委员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一是强化行业监管。持续发挥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作用,督导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互联网平台就业合同,按照法律标准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劳动保护以及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督促企业为没有建立劳动关系的零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或者其他商业保险;督促企业主动制定、及时修订各类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鼓励区域范围内的领军企业探索灵活就业人员的“加班加单奖励费用制度”和“各渠道工作量上限制度”以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收益权益和合理休息。二是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激活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实质化运作,开拓新业态新就业领域商协会平台,畅通维权渠道。组建新业态劳动者群体法律援助律师团队,办理在劳动关系认定、平台承担职业伤害保障责任方面具有借鉴意义的指导案件。三是增强新业态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实操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出租车、客车驾驶员、快递员、外卖员等从业人员处置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能力。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