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777114Y/2025-190676
市人力社保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其他
2025-07-03
2025-07-03
面向社会
胡玉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经济政策激活人才资源的建议》收悉,经与市财政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人才引领战略,以高质量建设“青年与人才友好城”为牵引,贯彻落实宁波统筹政策和慈溪自有政策,着力从政策、服务、环境等多个维度,优化引才用才留才生态,激活人才资源。截至2024年底,我市人才资源总量47.58万人,其中2024年新引进大学生23334人,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主要做法:
(一)落实政策供给,增强城市人才竞争力。一方面,强化产业需求对接,大力集聚战略人才力量。协同市级相关部门深度挖掘产业链关键节点人才需求,持续开展宁波市甬江人才工程等上级重大人才专项申报工作,靶向引育“高精尖缺”人才。对于新入选国家级、省级引才工程的高端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的配套奖励;对通过我市申报入选甬江人才工程的项目,按不重复原则给予个人项目和创业团队项目等比配套、创新团队项目减半配套。同时,落实引才薪酬补贴、“猎头”服务费补助、引才伯乐专项奖励等政策,激发企业引育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积极贯彻上级有关人才引育的重大政策,落实人才购房补贴、安家补助、青年人才租房补贴、硕博士生活补助、博士后生活补贴等一揽扶持政策,激励大学生等青年人才来慈就业的政策环境持续强化。2024年我市投入人才专项资金19050万元,其中兑现人才项目资助资金3778万元,兑现安家、购房等生活及安居类人才补助10500余万元。
(二)实施多元培养,构筑青年人才梯队。一是实施上林人才培养工程。打通人才培养壁垒限制,通过落实津贴补助、学术交流、集中研修等培养措施,促进企事业单位青年人才理念创新和素质提升。目前,已实施第二轮培养,从教育、医疗、农业、科技等12个行业领域遴选一、二层次培养人选208名,其中85后达到65人,占比超过30%,90后也有20人,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人才队伍更显生机和活力。二是实施青年工匠培养计划。积极构建以高校、职业院校(培训学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大培训网络,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培训活动,每年组织举办全市职业技能系列竞赛,多渠道提升青年职业技能素质。三是实施博士后三年行动计划。推行博士后建站上门指导、项目评估、申报推荐等“一链式”服务,通过建站补贴、博士后生活补贴、出站留甬补贴等政策激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引进青年博士后科研人员。截至目前,目前慈溪市累计建成博士后工作站29家,其中国家站8家。累计招收博士后127名,已培养出站博士后56名。
(三)打造一体式平台,拓展人才合作广度。一是培育大学生实习实践工作品牌。我市很早就出台大学生实习实践支持政策,企业引进毕业年度大学生实习,不仅大学生可以享受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交通补助,企业还可以享受实践基地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大学生实践基地94家,2024年到我市开展实践的大学生522人次,共兑现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交通补助28.2万元、实践基地补贴38.7万元。二是深化与高校的校地合作。在宁大科院内部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校园服务站”,提供“一站式”的就业创业、职业规划等个性化服务,提高宁大科院学生留慈率。同时,在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湖北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建引才工作站,组织实施“助学乐业”,聘任青春慈溪校招代言人,努力吸引全国高校毕业生来慈溪就业创业。三是组织实施大学生游学活动。开展“走进名企,爱上慈溪”宁大科院师生游学活动,带领科院学生走访正大集团、公牛集团等慈溪优秀企业,激励科院学子了解慈溪、融入慈溪、留在慈溪。同时,在暑期邀请省外院校学生来慈开展就业游学,提升省外院校师生对慈溪和慈溪企业的了解,培植来慈就业的意愿。
(四)优化服务体系,构筑人才良好生态。着眼人才关心关切的住房、教育、文娱等“高频需求”和“关键小事”,落实分层分类的人才子女入学保障机制;丰富人才安居渠道,在落实购房补贴基础上,适时以优惠价格向各类人才出售产权式人才公寓,目前已累计销售1247套,并将继续推出实施。同时,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发挥宁波人才之家(慈溪)主阵地作用,推广运用宁波人才服务申报系统、宁波(慈溪)“人才码”、慈溪人才网等线上服务平台,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效率和满意度。
尽管我们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和努力,人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城市能级不足、产业结构较为传统、财政资金有限、企业用人观念与大学生就业期望存在偏离等等原因,我市的人才工作仍存在提升空间。下一步,结合委员提出的建议,特别是关于青年人才引育的建议,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确保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人才专项资金保障。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人才专项资金15579万元,确保各级相关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全力做好人才保障各项工作。二是优化政策体系,夯实引才制度保障。在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基础上,研究提出我市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新政策,进一步优化政策类型、保障对象、补贴条件、补贴标准等等。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招聘会、校企合作对接会、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人培训会等各种平台和渠道做好人才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提升用人单位和人才对慈溪人才政策的知晓度,提高人才政策落地绩效。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