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421869759/2025-190864
慈溪市农业农村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2025-07-09
2025-07-09
面向社会
吴亚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承办意见,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答复如下:
一是乡村治理方面。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扣市域治理现代化全局,以党建为统领导,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方式,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至2024年底229个村成功创建为宁波市级善治(示范)村,2025年计划实现宁波市级善治(示范)村全覆盖的目标。2025年2月,我市以党建引领为导向、以优化网格服务为重点、以深化数智赋能为支撑的乡村善治“慈溪经验”——“‘群治分’聚合力,打造乡村数治新格局”入选全国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为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和质量效益,夯实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层基础,制订出台了《慈溪市高质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政策操作细则》(2022--2025年):村级公用经费补助,市、镇(街道)财政根据村集体经济情况实行分类补助,对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一般村、相对较好村给予每年每村50万元、30万元、20万元;扶持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造血功能,建设标准厂房的每村安排4亩用地指标,建设三产发展用房的每村安排用地指标3亩,建设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或购买物业用房给予每村最高200万元资金补助;支持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按照审计核定的村集体实际投资额的60%给予补助,每村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至目前市财政已累计下达补助资金1.27亿元。
三是农村综合改革奖补项目工作。2024年根据中央和宁波相关政策,实施新一轮(2024--2028年)农村综合改革奖补项目工作,对通过民主程序议定的“村内户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奖补,主要用于支持镇(街道)加快建设村内道路、村容村貌改造、村内坑塘沟渠以及村民通过民主程序议定需要兴办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其他公益事业建设。对列入农村综合改革奖补项目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按项目建安工程结算价实行分类分档比率补助:对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建安工程结算价50万元以内部分按90%奖补,超过50万元部分按70%奖补,单个项目奖补额不超过80万元;其他村,建安工程结算价50万元以内部分按90%奖补,超过50万元部分按60%奖补,单个项目奖补额不超过75万元。2024年度分三批次下达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财政奖补计划,对71个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进行奖补,项目计划建安投资8433万元,市级及以上财政计划奖补4947万元。同时,调整了2023年度部分奖补,调整后的3个项目计划建安投资268万元,市级及以上财政计划奖补192万元。年度累计对74个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给予奖补,市级及以上财政计划奖补额达5139万元,有效减轻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负担。农村综合改革奖补(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实施以来,已对周巷镇小安股份经济合作实施的5个项目给予奖补,累计获得奖补资金554.50万元,建设内容涉及改造提升道路、公共服务场所、休闲场所、停车场地、绿化、农田水利等。
四是城乡统筹建设方面。《慈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获省政府批复实施,规划提出我市城乡总体空间格局和功能分区,明确全市村庄的建设发展方向并进行分级分类,提出相应的整治、建设引导要求,并在各镇组织编制的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予以深化落实。目前,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已报宁波市政府审批。同时,市资规局正在有序推进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各镇可以结合本区域实际,在市镇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按需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对村庄的用地布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景观绿化等进行整体谋划,合理制定近远期建设计划,并广泛征求各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以有效指导村庄今后的建设发展。
市住建局致力于深化浙江省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积极开展村镇美宜村、农房改建村、样板村、村庄设计落地试点村等创建活动,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等工程,统筹谋划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打造等规划建设。截至2024年底,已成功创建省美丽宜居示范村9个、宁波农房改建示范村4个、宁波村庄设计落地试点村6个、浙派民居样板村1个、管线序化项目17个,有效塑造了乡村风貌,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下步,市住建局将以《慈溪市南部沿山区域村庄整治建设行动方案》为契机,将南部沿山区域作为重点突破口,突出“浙派韵味、地域特色、风貌协调、文化彰显、功能现代、安全经济、绿色宜居”的浙派民居建设理念,依托沿线村庄历史文化、乡情民俗、产业特色、自然禀赋等资源优势,统筹谋划村庄建设规划,提高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宁波市有关高校和省内资深设计单位的战略合作,推选建筑师、工程师“双师”下乡行动,线上培训乡村建设工匠,积极推广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倡导使用绿色建材,为宜居乡村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市交通局不断推进农村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道路运营水平:一是推进公路高标准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宁波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7个、示范路3条,设立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16个,农村物流网点400个,实现全市建制村“快递进村”。2024年全市优化提升农村公路88.41公里,2025年计划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3.5公里、大中修61公里。二是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有公交车872辆、线路118条,村村通公交率100%,中心城区500米站点覆盖率100%。积极探索“客运+”模式,发展定制班线,上线“慈交畅行”小程序。加快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推广“驿站+农户+快递”模式,形成多层次物流配送网络,助力乡村振兴,已累计建成共富驿站13家,创造就业岗位20余个。三是活用公交定制式疏堵。秉持“花小钱、办好事”的理念,充分发挥公交系统优势,精准破解校园拥堵难题。先后开辟校园“微公交”3条、“一站式”校园公交5条、定制放学返家专线5条以及“点对点”高校直通车12条,有效改善了行知职高、锦堂职高、文锦书院、明月书院、浙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农村地区校园周边拥堵问题,将积极配合市公安交警大队“一校一策”方案要求,实施推进相关校园公交运力需求“定制化”匹配部署工作。
下步,我们将根据您提的建议,与市级相关部门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衷心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支持!
慈溪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0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周巷镇人民政府,周巷镇人大主席团。
联 系 人:高丹娜
联系电话:63976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