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常山县青石镇丝瓜络种植基地喜迎收获,忙着收摘的新站村村民章春光等10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顺利就业,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该丝瓜络种植基地共建项目是今年我市与常山县山海协作的又一新成果,基地种植面积近340亩,涉及当地新站、和尚弄等4个村。
这一协作机制探索始自2022年1月,在慈溪市新浦镇、常山县新昌乡党政负责人的共同见证下,新浦镇宁波界哲日用品有限公司与常山县富好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一期千亩丝瓜络山海协作共富产业园项目协议。根据协议,由界哲公司负责提供种子、技术指导、保底价回购丝瓜络产品。富好公司负责土地流转和丝瓜种植,该公司以当地10个村共同入股,给2000余户农户带来长期稳定的土地租金,以及200余个种植生产岗位,以期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结果,实际亩均收益为5000元左右,吸纳当地近300人就业。
如今在青石镇丝瓜络种植基地建设中这种机制更显成熟。慈溪方职责基本不变;而常山方采用“企业先建、集体返租、农户管护”三方联动机制,由常山县慈昌果蔬专业合作社先行投入近140万元,建设育苗棚、丝瓜架等基础设施,项目验收后再由政府评估回购,相关资产划归村集体所有。企业与村集体签订了6年的承租协议,约定以每亩每年1100元的价格支付租金,再由9户农户承包种植,收益与企业平分,实现了“租金保底+产销分红+务工增收”三重收益。
据青石镇相关负责人预测,根据丝瓜络保底收购价计算,每亩地农户可获得纯销售收益约1650元。加上土地流转资金,村集体与农户亩均收益可达2750元,全镇从该项目中综合收益可突破90万元。
这种山海协作模式,通过发挥资金、技术、市场优势,重组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拥有强大生命力。今年除新增青石镇4个村340亩丝瓜络基地外,还新增金川街道2个村140亩葡萄基地。至此,与常山的协作拓宽至三个乡镇,产业领域从丝瓜络延伸至葡萄。
新浦是享誉全球的丝瓜络原产地,利用丝瓜络加工成产品历史悠久,产业链完整,产品畅销国内外;又是省内重要的葡萄产区,拥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创新产业链。常山是慈溪的山海协作结对县,当地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缺乏合适的开发项目。“通过与慈溪企业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极大地提高当地农民和集体经济收入。”山海协作双方相关负责人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