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来卫生室配药,等候时只能干坐着,现在有了‘小桥微阅’,看看书、翻翻报,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近日,桥头镇潭河沿村卫生室内,村民杜均法手捧《秘色重光》,对墙角的阅读角落赞不绝口。这个名为“小桥微阅”的微型阅读空间,正以“小而美”的姿态,悄然改变着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
当天,记者走进潭河沿村卫生室,发现“小桥微阅”角落虽仅占方寸之地,却布置得格外温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一排排图书,涵盖历史、文化、健康等多个领域,旁边还摆放着近期的报纸和杂志。79岁的沈岳标老人正神态悠然地翻阅杂志,他笑称:“挂盐水时看看杂志读读报,既打发时间,又长了见识。”当天,家住附近的岑军飞也来这里配药,顺手拿起一本书阅读起来:“有空调、有电视,还有书,环境好,有读书氛围。”
而在五丰村卫生室,一位前来挂吊针的母亲也带着女儿坐在“小桥微阅”书架旁边:“小孩家里没人带也就跟着来了,正好旁边有个新建的图书角,她可以在那安静看会书。”
“小桥微阅”的诞生,源于桥头镇对公共阅读服务的创新探索。据桥头镇文化站站长沈伟恒介绍,“小桥微阅”阅读空间配置100册以上图书、2种杂志及报纸。今年8月,该镇在潭河沿村、五丰村2家卫生室率先试点,将阅读空间嵌入村民日常活动场所,让书香触手可及。明年该微型阅读空间将在全镇逐步推广,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镇各村实现全覆盖,逐步形成“镇有图书馆、城市书房,村有农家书屋、微书房,点有小桥微阅”的立体阅读网络。
小书角,大天地。“阅读不应局限于书房,而应融入生活的每个场景。我们希望通过微型阅读空间建设,让每个阅读空间都成为村民信赖的‘精神补给站’。”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推出的“小桥微阅”阅读空间,延伸了“家门口书房”的服务触角,将阅读空间拓展至公共角落,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家园建设,让村民能够随手取书,享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