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急救侠”盛徐荦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做“急救侠”,你也可以 |
|||
|
|||
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宁波举行。在危急关头,跪地11分钟,用急救知识“抢”回一条命的宁波“少年急救侠”盛徐荦榜上有名。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急救侠’。”在发布仪式现场,盛徐荦激动地说道。 好少年成长的背后,往往有朴素的初心与坚定的行动。 2024年7月5日的晚上,一名男生在宁波市鄞州区盛世天城小区篮球场打球时突然倒地不起。 正在一旁打球的盛徐荦注意到该男生情况不对,意识到这是心搏骤停的典型表现。他立即蹲下摸了摸男生的颈动脉和手臂上的桡动脉,发现没有有效脉搏。 来不及多想,盛徐荦立即跪在地上对男生展开心肺复苏。此时,距离男生倒地刚过去3分钟。一组按压完成后,他指导一名在旁的叔叔对男生进行人工呼吸,两人配合施救。 11分钟后,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接力”,继续对他进行抢救。盛徐荦的及时处理,为医生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黄金4分钟”。 这一幕犹如温暖而有力量的火种,迅速走红网络。“少年急救侠”的事迹被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先后登上微博热搜榜和B站热搜榜第一,引发全网爆赞。相关信息在全网传播量达到10亿次+,点赞1000万+,评论520万+。 正能量需要传递,守护健康与救人同样重要。事后,盛徐荦将获得的5000元公益奖金捐赠给社区,用于购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他还成为了校园“急救形象大使”,通过社区演示、夏令营授课、宁广早新闻等途径科普推动急救教育低龄化,并创新“哪吒找茬”动画纠正误区,强调应急救护前“判断病情很重要”。 “心跳的声音就是最动听的声音。”盛徐荦表示,自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每年,心脏骤停的事件屡发不止,为何大家对盛徐荦给予高度关注? 人们点赞盛徐荦,首先是佩服他的勇气。16岁的他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当时自己什么也没有多想,很本能地作出了反应。”在面对垂危的生命时,盛徐荦作出了选择,这个选择基于他内心的良知和勇气。 人们点赞盛徐荦,是因为他的专业。救人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心肺复苏的专业性很强,需要足够的技能支撑。盛徐荦的母亲是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是浙江省红十字一级应急救护师,也是浙江省应急救护教研组的专家。在她的影响下,盛徐荦经常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活动。长期的专业技能累积是盛徐荦敢于施救的底气和自信。 人们点赞盛徐荦,还因为他的善良。盛徐荦的母亲,也曾在小区门口附近救治过因车祸大出血的老人。正是妈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盛徐荦。就如同事后,跪的膝盖通红的盛徐荦一路小跑向妈妈“汇报”:“妈妈,我刚才救了个人。”从小便深耕在血脉里的仁心和对生命的同情心,是盛徐荦在危急时刻站出来的重要根本原因。 “救回一个人不是终点,让千千万万的人都掌握自救互救的本领,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生活中的盛徐荦,真的做到了母亲所期盼的“荦荦大端”,透着坚毅与刚强,又充满爱心。今年夏天,他走进塘溪镇的公益暑托班,在“中国好人”周妙亚老师坚守了12年的乡村课堂里,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习心肺复苏。 “少年行则中国行”,盛徐荦们的每一步,都是对时代的响亮回应,也激励着更多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担当使命责任,争做奋斗路上的青春追梦人。 追光吧,少年 追逐光,成为光 一起为“少年急救侠”盛徐荦点赞! 做“急救侠”,你也可以!
|
|||
分享到: |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