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直通村头巷尾

发布日期:2025-08-06 09:37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这么快在家门口就把法拍房过户的事情办妥了!”近日,在周巷镇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张女士拿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满脸欣喜。为了孩子读书,张女士购买了套“法拍房”,距报名规定的落户时间只剩最后两天,原本担心要往返奔波多部门的过户业务,在工作人员全程指导下,她当天就在周巷拿到了“红本本”,这正是我市全力打通不动产登记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群众“就近办、快速办、放心办”的核心需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创新构建了“1个中心(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3个分中心(观海卫、龙山、周巷)+11个镇(街道)服务窗口”的“1+3+11”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服务的全域覆盖和深度下延。

该体系的核心在于“三下”——登记服务下延、登记人员下沉、登记权限下放。我市采取了“需求申请-综合评估-权限授权”的渐进模式,通过科学评估,分阶段将高频业务全流程权限精准注入基层站点。经过五年分步推进,至2022年8月,全市11个镇街服务网点实现同标准覆盖。如今,群众在“家门口”的窗口就能享受从受理、审核、登簿到缮证的“一站式”服务,平均发证时效提升50%以上,“办事不出镇”成为现实。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3个分中心与11个下延所合计办理登记业务量已占全市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为确保下延服务质量,我市全域推行材料清单、表单填制等“五统一”标准化体系,一本《慈溪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指南》覆盖所有窗口。专业登记队伍通过常态化培训与严格的“三阶能力认证”(岗前考核、在岗复核、星级评定),确保业务能力持续达标。同时,业务质量检查办法和信息保密制度为服务筑牢安全防线。

服务的末梢被深度激活。全市64个村级受理点构建起“村级前端服务+镇级中端监管+中心后端支撑”的闭环链条。村级工作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资料收集预审等“全链条”服务,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启动农房登记流程,证书还能送上门或邮寄,真正实现农房登记“不出村”、证书“零次跑”。针对特殊群体和复杂需求,服务仍在不断创新:推出“预约调查、预约受理、预约登记”三预约上门服务;打通“不动产+公证”一窗办理绿色通道;对历史遗留问题或产权纠纷,建立属地多部门联调机制,现场勘查、调档听证,力求精准响应、闭环处置。

“‘1+3+11’体系是我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权限下沉、标准统一、服务前移,打通了行政效能堵点,将服务延伸至最基层的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