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95537395H/2025-192925

发布机构:

市市场监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日期:

2025-09-11

成文日期:

2025-09-11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规范食品外卖行业的建议等)

发布日期:2025-09-11 11:07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王钧迪委员、高建军委员、张碧云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范食品外卖行业的建议》《关于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关于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的建议》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外卖行业经营行为,守好外卖行业食品安全底线,市市场监管局协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网络餐饮阳光厨房”规范建设,建立常态化、全面化、长效化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督促外卖平台和外卖商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线上”监管,提升监管效能。根据《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规定“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经营者信息页面的显著位置以视频形式实时公开食品加工制作现场,并使用封签对配送的食品予以封口”,要求外卖主体阳光展示原料清洗、切配、烹饪、消毒等关键流程的实时画面,积极履行索证索票、餐具消毒、外卖封签等操作,秉持“以网治网”监管理念,充分利用“浙江外卖在线”、“宁波网络餐饮食品风险治理应用场景”等平台线上巡查,大数据筛选识别存在未安装“阳光厨房”以及摄像头离线或遮挡、移位等不符合要求的违规主体,定期比对跟进,对“浙江外卖在线‘数智人’”中的数据进行100%处置,“宁波网络餐饮食品风险治理应用场景”中抓取的异常数据进行完全处置。2024年,线上检查入网餐饮单位1752家次,发现问题338家次,问题全部闭环整改。2025上半年,线上检查入网餐饮单位1903家次,发现问题265家次,问题全部闭环整改。

二是强化“线下”检查,提升执法威慑。运用“浙江外卖在线”、“宁波网络餐饮食品风险治理应用场景”线上识别到的“问题商户”清单,作为线下监管执法靶向线索,定人定责检查跟进,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确保问题闭环处置到位。持续开展外卖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模块记录食品安全检查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外卖餐饮服务提供者予以整改闭环,严防严管严控我市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对多次违规的单位增加日常监管检查频次,对多次未整改、情节严重的单位依法进行处罚,提升执法威慑力。引导督促外卖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相关规定,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有效提高知法守法意识。2024年,共实地监督检查2751家次,对外卖餐饮服务单位立案61起,向市公安局移送1起猪肉中使用瘦肉精案件。2025上半年,共实地监督检查2050家次,对外卖餐饮服务单位立案16起,向公安局移送1起馄饨中非法添加硼砂案件。市公安局扎实推进“昆仑”“剑锋”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2024年以来,共查处涉食品类案件29起,依法刑事打击91人。

三是重视源头防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根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对申请食品经营许可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现场核查,符合要求的给予许可。经营面积50平方米以下的小餐饮店在备案登记后一个月内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依法查处,并责令限期改正,从准入上进行规范。

四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在日常监管中强化餐饮从业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培训指导,提高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对相关外卖餐饮服务者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建设,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查自纠能力。督促外卖骑手根据《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要求做好有效健康证明,骑手站点要掌握人员健康情况并开展食品安全培训、个人卫生培训等工作,提升外卖骑手食品安全意识,降低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深入餐饮配送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有针对性地采取督促整改措施,同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对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引导规范。2024年,共培训外卖商家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1850人次。2025年上半年共培训外卖商家和外卖骑手1030人次。市公安局深入餐饮配送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涉及该企业外卖骑手的交通违法总量、违法种类、交通事故情况进行汇总通报,有针对性地采取督促整改措施,同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对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市卫生健康局规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服务,体检机构覆盖所有镇(街道),2024年以来为全市食品卫生从业人员提供体检服务82399人次。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规范包材使用回收。持续宣传《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提高企业、外卖餐饮服务者、消费者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污染危害性的认识和参与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广泛凝聚治理塑料污染的社会共识,推动使用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根据《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投放等违法行为,增强消费者和餐饮服务者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意识,加强垃圾回收利用。宁波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开展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等联合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等政策落实情况、塑料垃圾回收清运处理情况等,推进塑料废弃物能源化处置。市税务局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降低经营成本,进一步支持外卖餐饮服务主体的发展。

六是多方力量共治,推动业态健康发展。深入推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餐饮食品安全管控,积极探索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助管理小餐饮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协同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做好已建成肉类蔬菜食品流通追溯节点的运行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聘请第三方运维公司开展硬件维修保养和技术支持服务,推进全程追溯体系建设。督促外卖平台严格审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相关资质证明,根据《浙江省第三方交易平台网络订餐监督管理规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网络订餐“红黑榜”曝光机制,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餐饮单位曝光力度。目前已累计发布“红黑榜”81期。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食品安全宣传海报展示、“慈溪疾控”微信公众号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食源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消费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12345热线等多种渠道对有问题的外卖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投诉举报,通过社会公众的监督,来倒逼外卖餐饮服务单位规范经营,从而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发展。市商务局做好已建成肉类蔬菜食品流通追溯节点的运行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聘请第三方运维公司开展硬件维修保养和技术支持服务,推进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市卫生健康局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食品安全宣传海报展示、“慈溪疾控”微信公众号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食源性疾病防控知识。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全市食品外卖行业服务得到了规范提升,但现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外卖行业服务单位监管对象数量多,分布散,主体数量庞大,实地逐一摸排困难。部分餐饮主体在初次检查时不经营外卖,但是因为堂食生意差,或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业务员上门拉业务,后期又上线外卖服务。另外,有些商家在尝试了一段时间的外卖配送后,发现生意不尽如人意,又“单方面”停止配送外卖,执法人员很难第一时间跟进监管。

二是对第三方外卖平台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外卖平台是个商业主体,更多的是注重自身商业利益,对外卖商户的管理仍存在缺失,且与监管部门执法管理工作配合态度消极。以美团外卖经营主体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经营主体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在宁波地区均已注销分公司,工作推动依靠驻派当地业务经理,监管部门对其平台商户管理工作无相关强制考核措施,日常工作寻求配合反馈不积极。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打造“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通过党建引领,聘请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形成一套网约配送食品安全监督员管理制度,引导网约配送群体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网约配送员在餐饮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助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和网络餐饮服务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行政监管”的协同治理机制。

二是加强执法检查,抓好外卖食品安全监管。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全面检查外卖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情况,严厉打击无合法资质入驻平台从事外卖服务、经营地址和许可地址不符、实际经营场景和平台展示图片不符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消除风险隐患,有效净化外卖市场环境。

三是开展“净厨”攻坚行动,整治后厨脏乱差。督促外卖商家对照小餐饮后厨“五净”指南和净厨“日清洁、周清扫、月清理”指引,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设施设备清洁、个人卫生良好、物品分类定位摆放,规范使用“外卖封签”,防止餐食在配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后厨脏乱差、“三防设施”不全以及餐具洗消不到位等的外卖商家,根据《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严厉处置。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联 系 人:陆春杰

联系电话:0574-6311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