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邻里·家门口系列 | “小而美”舞台汇聚“家门口”的幸福

发布日期:2025-09-17 08:51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秋意初染,晚风送爽。9月5日晚,观海卫镇双湖村瓦窑头灯光璀璨、乐声悠扬,一场由慈溪与临海两地文旅部门联合主办的2025文化走亲“风起紫阳”民乐演奏会,在湖畔夜空下热烈上演。

古筝清越、扬琴清脆、唢呐高亢,临海的艺术家们以精湛技艺,为慈溪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现在越来越多这样的文化活动来到村里,就像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了我们平常的日子,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幸福感。”一位当地村民感慨道。

这不仅是一次民乐艺术的交流,更是我市推动“家门口的舞台”建设、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市文广旅体局紧紧围绕市政府“幸福邻里·家门口系列”民生实事项目,通过“送戏下乡”“送展培训下乡”“百姓舞台(书场)”等形式,积极构建城乡一体、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截至8月底,全市已完成送戏下乡860场,送展培训下乡528场,百姓舞台(书场)46场。一大批高品质文化活动借助“文艺赋美”“百姓书场”等平台,深入白沙路街道轻纺村、新浦镇余家路村、坎墩街道坎中村、龙山镇潘岙村、观海卫镇锦堂村等基层村社,真正实现“舞台搭在村口,文化融入日常”。

群众性文体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今年以来,第二十一届慈溪市青年歌手大赛、2025慈溪市“希望之星”少儿才艺大赛等6场大型群众文艺演出成功举办。这些活动覆盖多年龄段,融专业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既为文艺爱好者搭建平台,也将高品质演出送到群众身边。

着眼于长远,今年3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家门口的舞台”建设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明确将通过“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模式,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未来三年,全市计划每年开展送戏下乡600场、送展培训300场、百姓舞台50场,覆盖超半数村社,加快构建“有特色、高品质、分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新体系。

舞台虽小,意义深远。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它不仅是艺术的展台,更是情感的纽带、社区的客厅、文化的驿站。它打破了剧场的围墙,让演出走进巷陌乡间;也消融了城乡文化的边界,让阳春白雪可亲可感,让民间文艺焕发光彩。

未来,我市将继续以“百姓欢迎、群众满意”为导向,扎实推进“家门口的舞台”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焕发活力,助力实现精神共富、文化共享,书写新时代城乡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慈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