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农合联“金扁担”帮帮团成员徐校锋以信用服务搭“桥梁”,助力圣炜公司成功获得75万元小额贷款续贷,为其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推动“小资本”走向“大创业”,聚合下好共同富裕“一盘棋”。今年来,市农合联不断改革创新“三位一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推动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融合,提供“一条龙”“一站式”的整体解决方案。
转型经营机制,生产服务提质提能。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健全县域新型庄稼医院“一张网”,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训。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筑牢保供稳价“压舱石”,落实农资应急储备1500吨、淡季储备1500吨。举办春耕服务月、双夏优质服务月活动,提供农技专家网上问诊、线下坐诊、田间巡诊“三合一”服务。派出服务人员30余名,开展现场服务16场次,服务达1000人次,赠送农资13万元。海通时代农业公司申报“一县一业一团一基地”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线上线下融合,打造供销服务品牌。推广“慈农优选”区域公用品牌,组织“慈农优选”展销三进活动,其中“慈农优选”农特产品进党校活动收到宁波党校的感谢信。制订2025年“慈农优选·共富市集”活动计划,开展泥螺节、杨梅节等丰收季活动,组织农合联会员参加各类展销活动。至今年上半年,“慈农优选”品牌基地授权主体达138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加强产销对接、农企对接,推力农产品互联网“破圈”,成立“金扁担”直播团队,农合联电商公司直播带货近70场,销售4200余单。目前,杨梅、葡萄、蜜梨三大果品品牌总价值达33.2亿元,居宁波大市首位。
创新金融服务,信用服务扩面增量。构建农村普惠金融新模式,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方风险共担机制,优化农信担保服务流程,适时扩大农户小额担保贷款受益面,农担公司在保余额突破2.11亿元。继续推广农业政策性保险,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梅农自愿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方案、提升服务,有效提升梅农投保积极性,为杨梅产业增收共富、抵御自然风险提供兜底保障。